◆ 嘉賓介紹|


龔卓軍/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教授
策展人。主要研究領域為現象學與當代法國哲學,長期關注身體哲學、美學、現象學心理學、精神分析、民間藝術、流域文化,以及當代藝術策展與評論的相關議題。2006年發表《身體部署: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》一書,獲臺灣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;2009年起擔任《藝術觀點ACT》季刊主編,該雜誌並於2011年獲得國家出版獎特優獎;2013年起展開展覽策畫工作,並於2018年以「近未來的交陪」獲第十六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;2021年以主編《獵人帶路:曾文溪溯源影像誌》獲得第四十五屆金鼎獎非文學圖書獎;2023年以「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: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」策展獲得日本Good Design Award評選為2023年Best 100與金獎。著有《文化的總譜與變奏》、《身體部署》、《交陪美學論》,譯有《人及其象徵》、《拉岡》、《空間詩學》,合譯有《傅科考》、《自由與命運》和《夢的智慧》等書。



于立平/公視新聞部「我們的島」製作人

公視新聞部「我們的島」製作人,中山大學海洋環境研究所畢業之後,投入環境紀錄與報導的領域,致力用文字和影像進行一場社會行動,尋求改變的可能性。所帶領的「我們的島」團隊,曾獲得卓越新聞獎的社會公器獎、總統文化獎之社會改革獎,參與製作的專題報導《白色珊瑚海》、《漁港的黑色幽默》、《能源時代》、《今晚跟你說石化》等等,以及紀錄片《海之岸》、《神殿》、《平安龜》、《擺渡淡水河》等,曾多次入圍及獲得國內外各種獎項。

 


李雪莉/《報導者》營運長兼總主筆

非營利媒體《報導者》營運長兼總主筆、第二任總編輯(2018.9-2023.9)、臺大新聞所兼任助理教授。臺灣卓越新聞獎、曾虛白新聞獎、亞洲出版協會新聞獎、香港人權新聞獎、Openbook十大好書獎、2021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編輯首獎、2023年金鼎獎圖書編輯獎得主。合著並主編《血淚漁場》、《廢墟少年》、《烈火黑潮》、《報導者事件簿》、《烏克蘭的不可能戰爭》、《島國毒癮紀事》等書。一輩子學習用文字和影像把故事說好,期許有人類學的細膩、社會學的宏觀、回到本質思索。以記者為志業。目前最關注的是透過跨界/跨國的串連、非營利媒體永續的可能、同時結合文字和影像,賦予調查報導深刻的意義,培力年輕人加入記者這一行。

 


馮小非/《上下游》共同創辦人
曾任《臺灣日報》家庭婦女版主編,1999年九二一地震後深入災區創辦《中寮鄉親報》,2004年接受行政院新聞局地方新聞處委託創辦《小地方》臺灣社區新聞網,報導農村、漁村、山村訊息;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與輔大新聞傳播系副教授陳順孝等人共同創辦《莫拉克獨立新聞網》,監督重建工作;2010年9月,馮小非又與汪文豪等人創辦《上下游》新聞市集,深耕農業、環境和食品安全問題,並開發和銷售小農產品。

 




《文明:當代生活啟示錄》Civilization: The Way We Live Now

展       期:2024.03.16(六)- 2024.06.30(日)
展覽資訊:
https://jam.jutfoundation.org.tw/exhibition/4588

【主展區|忠泰美術館】
展期:2024.03.16(六)- 2024.06.30(日)
地點: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

【衛星展區|Uncanny】 
展期:2024.05.18(六)- 2024.06.30(日)
地點:臺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 NOKE忠泰樂生活 3F

 

◆ 主辦單位|忠泰美術館
成立於2016年,是忠泰建設成立三十週年、忠泰基金會設立十週年,在臺灣建築文化推廣之路的重要里程碑。我們期許本館成為一座肩負企業社會責任,並回應21世紀社會需求的新形態平台、觸媒與智庫;延續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之「A better tomorrow」信念,成為臺灣首座聚焦「未來」與「城市」議題的美術館。
/ Website:http://jam.jutfoundation.org.tw/
/ 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UTARTMUSEUM
/ 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jutartmuseum